服务器

版本:25.03

故障应急处理

触发kdump重启

shell
# 向sysrq文件中写入1, 开启SysRq功能,开启该功能后,内核会响应任何操作。
echo 1 > /proc/sys/kernel/sysrq

# 让系统崩溃
echo c > /proc/sysrq-trigger

强制重启

强制重启有以下两种方式:

1.手动重启OS。

shell
reboot -f

2.通过iBMC强制上下电。

zh-cn_image_0000001372249333

重启网络

openEuler使用NetworkManager来管理网络,执行下面命令即可重启网络。

shell
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Manager

修复文件系统

当系统强行上下电重启后,文件系统可能受到损坏,系统启动时会自动检查并修复文件系统,当文件系统没有自动修复成功时,便需要手动使用fsck进行扫描和修复。

shell
# 此时一般会进入救援模式,在日志中查看是哪个文件系统路径损坏。
journalctl -xb
# 修复前检查该分区是否已经挂载
cat /proc/mounts
# 卸载该目录
umount xx
# 若无法卸载,**kill**占用该目录的进程
lsof | grep xxx
kill xxx
# 执行fsck命令进行修复,过程中需要输入yes or no
fsck -y /dev/xxx

手动dropcache

shell
#当N数值不同时,可以达到不同的清理目的。根据linux内核文档建议,在清理前先执行sync(因为drop操作不会释放任何脏对象,而sync命令将所有未写的系统缓冲区写到磁盘中,包含已修改的inodes、已延迟的块I/O和读写映射文件,这样可以减少脏对象,从而让更多对象可以被释放。)
echo N > /proc/sys/vm/drop_caches

#释放pagecache
echo 1 > /proc/sys/vm/drop_caches

#释放dentries和inodes
echo 2 > /proc/sys/vm/drop_caches

#释放pagecache, dentries和inodes
echo 3 > /proc/sys/vm/drop_caches

救援模式和单用户模式

  • 救援模式

    挂载openEuler 25.03 镜像进入救援模式。

    1. 选择Troubleshooting。
    2. 选择Rescue a openEuler system。
    3. 按提示操作进行。

    1)Continue

    2)Read-only mount

    3)Skip to shell

    4)Quit(Reboot)

  • 单用户模式

    在登录界面,输入字母e,进入grub界面,在linux行加入init=/bin/sh,按ctrl+x进入界面。

    1. 执行mount -o remount,rw /
    2. 执行修改密码等操作。
    3. exit退出。